近日,第73集团军某旅送喜报分队携锣鼓仪仗,专程赴安徽宿州,为我校毕业生、现役军士王福康家庭送上立功喜报与“二等功臣之家”牌匾。一枚沉甸甸的二等功军功章,承载着王福康五载军旅的奋斗足迹,更映照出新时代技能军士的成长传奇。


技能入门,一路逆袭
2012年,进入中专的王福康开始接触钳工、车工等专业课程,曾经自嘲“学渣”的他便一下子开窍了,通过刻苦训练,王福康成功赢得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车加工技术”一等奖并于2015年免试进入我校机械工程学院数控3151班。2017年,19岁的他登上全国大赛赛场,代表学校夺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工业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一等奖,后因成绩优异再次免试专升本。2020年9月,王福康携一身本领参军入伍,成为陆军第73集团军某旅直招军士。


扎根一线,以技立身
入伍前,王福康已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工业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一等奖得主,并斩获多项省级、市级技能竞赛荣誉。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他入伍即被授予中士军衔,并分配到修理连担任装备维修技师。面对体能短板,他苦练数月,最终以“优秀新兵”身份完成蜕变。


赛场夺魁,屡立军功
2021年,入伍仅一年的王福康代表陆军参加首届“匠心杯”装备维修职业技能大赛,与300余名军地顶尖技能人才同台竞技,跻身全国前十,被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评为“装备维修技术能手”,被陆军评为“优秀共青团员”,并荣立三等功。“匠心杯”大赛是由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举办的国家一类赛事,是国内装备维修领域,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职业技能竞赛。2024年,他再战第二届“匠心杯”大赛,以增材制造设备操作员L/S项目第一名成绩斩获金奖,荣立个人二等功。


政策托举,破格晋升
依托军队人才建设新政,王福康的成长路径与时代同频共振。2022年底,他凭借“全旅最年轻修理技师”的过硬实力,通过考核提前晋升为二级上士。在备战比赛的那段时间里,白天参加训练后,王福康就利用晚上的时间试制模拟训练样题,他总奔着最复杂的情况,设定制作条件,通过反复操作和补差练习,逐步攻克短板弱项。头雁领飞,雁群高飞。多次参加比赛的经历,为王福康积累了宝贵的技能实操经验。在旅党委的支持下,修理连成立了修理分队王福康工作室。工作室成立后,王福康带领战友们探索研究的“弹簧件生产线”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他们研究发明的“维修教学实验台”,简化了军械装备故障排除、战场装备应急抢修等教学手段,方便战友们在学习修理技能时能更好地理解接受。通过不断摸索,他创新提出备件替换、应急抢修等10余项维修举措,带队编写应急抢修案例集,为部队装备保障能力提升注入新动能。在单位和王福康共同的努力下,多名军士走上骨干岗位他用自己的努力为人才培养续写新篇章。



从“数控学子”到“军中工匠”,王福康的五年军旅印证了技能军士的无限可能。两次“匠心杯”大赛:实现从全国前十到金牌第一的跨越;两次立功:以技术创新带动战斗力升级,集齐二、三等功;两次突破:打破士兵晋升年限,实现“中士——二级上士”的跨越式发展。王福康用自己的经历生动诠释了“精武强能无捷径,岗位即战位”的深刻内涵,为机电学子树立了“靠本领立身、凭实绩进步”的成长标杆。从直招军士成长为专业技术“大拿”,这是王福康的追梦之路,也是青年技术能手扎根一线成才,练就过硬本领的成长密码。为军士王福康,点赞!(发稿:戴尧 审核:叶红辉/李琛)